靜寧蘋果產業經過連續40年的發展,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近年來,靜寧縣立足自身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全力構建蘋果全產業鏈,蘋果產業告別了粗獷的種植方式和簡單的銷售模式,實現了果業強、產業旺、農民富。
時至驚蟄,氣溫回升,靜寧縣的果農早已穿梭在果園忙碌,不失時機地開展春季剪枝、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為抓住當前春管的有利時機,靜寧縣果業技術部門還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現場指導,沉寂一冬的果園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縣上的技術人員每年要來好幾次,根據果樹不同的生長時期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培訓,提升了我們的管理技能,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種好蘋果的信心。”城川鎮吳廟村果農吳進軍這樣說。
為進一步壯大果品產業、提升果品質量,靜寧縣持續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制定完善的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推廣先進技術,每年建設三級五類示范園20萬畝;全面開展“果園管理提質增效行動”,新建高新集成技術推廣示范園7個,力促果園標準化管理全覆蓋,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58戶龍頭企業、56戶家庭農場承包承建果園,引進新型機械設備,著力實現規;s化生產。
此外,靜寧縣廣泛開展高素質果農培訓和“靜寧果農”技能大賽,累計培養務果技術人員2.8萬名,務果能手2978名,評選金、銀、銅牌果農300名以上,為產業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2021年,“靜寧果農”獲全國“地方特色類”勞務品牌榮譽稱號。
“靜寧果農”勞務品牌榮獲“中國創翼之星”榮譽稱號
“我們果業技術部門始終堅持‘行政+技術’雙軌責任制,采取技術人員包鄉抓點示范帶動引領作用,將良種良法直接送到基層一線,做給果農看、帶著果農干。” 縣果業辦公室主任賈軍平介紹,“目前,全縣共認證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50萬畝、良好農業規范基地1萬畝、出口備案基地18.4萬畝,使全縣果園標準化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加強,全縣果品優果率達到75%以上,商品率達到95%以上。”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近年來,靜寧縣充分發揮縣果樹果品研究所和靜寧蘋果產學研聯盟科研引領作用,強化育苗基地示范帶動作用,同時,依托靜寧縣現代智慧果業科技創新產業園和省內最大蘋果苗木脫毒快繁組培中心,積極探索矮化密植、水肥一體、機械務作、數字管控等栽培技術,為構筑現代蘋果產業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和苗木保障。
靜寧中果匯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健說,“2022年,我們引進技術,建成了靜寧縣良種苗木脫毒組培中心,年可組培生產苗木400萬株,建成良種苗木繁育基地2000畝,可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
蘋果“種得好”也要“賣得火”。靜寧縣堅持市場和推廣并舉,構建“客商收購+超市訂單+出口創匯+網絡營銷”多元化銷售網絡,加強與各地客商洽談對接;與東南亞、俄羅斯等15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貿易通道,建設靜寧蘋果“海外倉”和全球營銷網絡;“開門辦節會”與“走出去推介”相結合,采取多種營銷方式,加大力度推介,持續放大品牌效應。
日前,“靜寧蘋果”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這是靜寧縣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頒發的首個品牌類國際證書;在2022年發布的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單中,“靜寧蘋果”位列第18位,蘋果類第2位,品牌價值達160.54億元。
縣委書記何鵬峰說,“靜寧縣圍繞建設‘一基地六中心’的發展目標,謀劃論證了28項果品重點項目,通過實施‘歸雁工程’,引進鏈主企業10家,果袋加工生產線4條,果品初加工智能分選線2條,全面構建優質種苗、高端基地、儲藏分揀、電商銷售、外向加工、果文旅融合發展的現代蘋果產業體系,進一步推動蘋果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真正把蘋果產業打造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涵養綠水青山的生態產業。”